【晚安趴趴走】偽裝教友參觀高雄玫瑰聖母聖殿
大二那年,我選修了一門西歐歷史建築的課程。禮拜二兩小時的課,成為我每個星期最期待的時刻,卻也總是覺得過得特別快。教授述說著建築的歷史與特色,生動的講解總讓我有身歷其境的錯覺,每堂課結束都感覺好像剛從國外回來一樣。而課堂上所播放的幻燈片裡,有些照片也的確是教授親自到訪時拍回來的。
受課程影響而對歐式建築產生的興趣,也使我下定決心:這次的高雄行必訪位於市區的天主教玫瑰堂,因其正屬於課堂上介紹過的「哥德式建築」。
白天抵達,教堂外立著禁止參觀的牌子。我當時慌了,因為玫瑰堂是此次高雄行最令我期待的一個景點。
正當我準備抱憾離開時,有位管理員大叔把我叫住,給了我一份手冊,讓我當晚或是隔天再來聽彌撒(mass)。我當時興奮不已,拿著手冊連聲道謝後離開教堂。
手冊內記載玫瑰堂的簡史,封底則寫著彌撒的時段及所使用的語言——當晚的彌撒以台語進行、隔天早上九點是中文場次、中午時段則是英文場次。管理員還教我一個小撇步:由於彌撒必須全程參與,如果時間不允許可挑結束的時間前來,在眾人散場時「偷偷」混入大堂參觀。
據說通往大堂的黃色大門在疫情爆發以前都是敞開的狀態,但2020年1月開始,就只在固定時段開放,供教友入內進行儀式。
由於隔天安排了其他行程,擔心來不及前往參觀,我決定稍晚再來,參與當晚以台語進行的彌撒。教堂晚間的景色全然不同,僅幾盞黃燈照耀著,籠罩著一股神秘感,讓我既緊張又期待。
我跟著教友們的隊伍,入內測量額溫、消毒雙手。我選了最後第二排的位置坐下,豎直身子不安分地東張西望。看著教堂的內部構造,特別是大廳屋頂的設計,我很是驚喜,心裡吶喊著:「欸,這就是教授PPT裡的那個拱頂設計!」
所謂的「哥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中世紀歐洲,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最常見於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的建築風格。其特色除了充滿室內的花窗玻璃外,還包括佈滿拱頂的「肋架券」。
由花窗玻璃和框架取代厚實的磚牆,除了能讓白天的陽光直接照射到室內,也改變了傳統的建築物受力系統。羅馬式建築的受力系統依靠拱門和穹頂的圓弧面;而哥德式建築則逐漸演化至接近框架的受力體系。建築物的支撐力道從一塊厚實的砌牆轉變為接近框架與玻璃的受力體系,算是一個建築風格與技術演化的重大里程碑。
拱頂是教堂建造大廳屋頂的首選。但由於半圓狀的拱頂會產生強大的側推力,左右兩邊需要笨重的部件才能支撐且平衡向上凹進的拱頂。而這些部件往往會佔據地面大量的空間,使得大廳內部可容納的信眾數量大大減少。
拱頂兩邊的側推力難以消除,同時支撐部件又無法減少的情況下,「肋架券」就成為了建築師的救星。工匠沿著拱頂弧面的邊緣架設「肋架券」,直接與承重部件相連,可將推力集中起來。這樣拱頂的其他部分就不再承重,幾乎不會對牆壁產生側推力。這麼一來,地面便能騰出更多空間供信眾使用。
大廳內,台語彌撒全程約一小時十五分鐘。教堂後方的冷氣故障,加上戴著口罩和不諳台語擔心被發現的緊張感,我在最後第二排的位子上一直擦汗,最後只能把注意力轉移到兩側走道的小熒幕上。
結束前的唱聖歌環節,小熒幕播放著歌詞,神父隨著鋼琴伴奏領唱。彌撒結束後,教堂工作人員從神父手中接過麥克風,繼續用台語向教友們匯報接下來一個月的教堂活動。我一頭霧水的神情藏在口罩底下,同時又對「偽裝教友而沒被抓包」這件事情內心暗自竊喜。
當晚在聖母堂,有個儀式喚起了我的記憶。很多年以前跟隨友人W在馬來西亞居鑾(Kluang)參與過一次彌撒,除了記得第一次參與的興奮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信眾列隊到祭台桌前接受神父的祝福。
當晚信眾排隊接受神父祝福時,我默默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最後一位教友接受祝福以後,神父朝後方座位走來。當時的我不敢與神父對望,擔心自己的心虛會被看透。沒想到,神父走到我的斜後方座位停下,為一位坐在輪椅上的阿伯傳遞祝福,還給了阿伯一顆糖果。神父走回祭台桌,我看到阿伯把糖果塞進右邊口袋,嘴角微微翹起。
離開聖母堂,手機中的最後一張照片是這座紫色的玫瑰聖母亭。抱著嬰孩的聖母像搭配著紫色光芒,有別於紫色給人的高貴印象,我感受到的是充滿慈愛和溫馨的紫。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Paolo)
本文所有圖片皆由作者自攝。本篇圖文由作者「+1」授權「晚安星球」刊登,未經同意且勿轉載。
延伸閱讀 >>> 【晚安趴趴走】走訪台南寺廟、欣賞建築雕刻(上)
延伸閱讀 >>> 【晚安趴趴走】走訪台南寺廟、欣賞建築雕刻(下)
延伸閱讀 >>> 【晚安趴趴走】法鼓山農禪寺 啟發建築興趣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