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文化 CULTURE, 生活 LIFESTYLE

職業倦怠:一種現代職業文化下的集體心靈病症

我認為職業倦怠是一種文化現象,在過去五十年間擴展開來,但它的歷史根源深植於我們的信念裡:工作不僅是支付生活所需的手段,更是獲得尊嚴、品格及目的感的途徑。但工作不會給人尊嚴、不會形塑品格、不會為人生賦予目的。是我們讓工作有尊嚴、是我們塑造工作的品質、是我們賦予工作在人類生活中的目的。

文化 CULTURE

抱怨加班≠討厭工作?比起討拍,更有可能是「過勞崇拜」

經驗和研究都告訴我們,過勞工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些原因甚至就關乎工作的本質。工作本身就有一些特點會誘使我們過度勞動,就跟酒精、食物、運動這種大家有時候會做過頭的好事一樣。如果不留心工作的風險,我們就會輕易陷入超時工作模式,損害生理與心理健康、家庭關係、社交生活等。

文化 CULTURE

【書摘】《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思想起源及其結構

《手稿》是馬克思形成自己一套新哲學或說新世界觀的關鍵作品,除了在哲學史上,標示著馬克思走出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哲學,而試圖展開另一套以實踐、以勞動為核心的歷史唯物哲學,透過對於異化勞動的分析,進而說明了人的本質以及思考人的解放。

文化 CULTURE

《哲學問題》:哲學的價值在於常識之外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我們主要從哲學的不確定性中去尋找它的價值。沒有任何哲學氣息的人所經歷的是被偏見給禁錮的人生,那些偏見源於常識,源於他的時代或國族的慣常信念,也源於那些沒有經過理性深思熟慮的協作或認可就在他心中滋長的堅信。對於這樣的人,世界往往是明確、有限、顯而易見的。

文化 CULTURE, 議題 ISSUES

為何多年後揭開傷口=蹭熱度?從 #台灣Metoo 浪潮看性騷擾問題

近日常常被各大#Metoo事件洗版,或許有些網民是抱著吃瓜心態在看待這件事,當然也有正義的觀眾陪伴受害者一起抵抗惡勢力。自從民進黨黨工指控被性騷擾開響第一槍後,無論是政治、學術、媒體、藝文、演藝圈或社運圈,陸續都受害者現身,道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性騷擾、性侵害的黑暗Metoo經歷。

文化 CULTURE

《茶室女人心》:從萬華紅燈區看大陸新娘「伊拉客」的故事

林双坐檯的茶室裡,大部分都是中國籍姊妹,來自福建省的尤其多。林双和三位姊妹合作,她們負責到廣州街與西園路口攬客,人稱「伊拉客」,人拉進來後由林双顧檯,陪客人泡茶、聊天。攬客的姊妹只要邀一個客人進來,就可以抽三成的酒水錢,一天若做到兩、三桌就有一萬塊收入。

文化 CULTURE, 議題 ISSUES

語言從來不只溝通,而是關乎政治選擇、社會地位的一張「身份證」

語言不只是一個溝通的工具,從一個人口中被說出的語言,靜悄悄的帶上了這個人的身分認同、他在世界所處的位置,甚至悲觀的說,他在這地球上的地位。各種語言或口音都帶著自己的歷史、發展進程、發音、詞彙,這些和語言的好壞、階級的高低都無關,更沒有一個語言的地位應該被抬高或貶低。

文化 CULTURE, 議題 ISSUES

【晚安書】《祝福》:在伊斯蘭與伊斯蘭詮釋間找尋族群大同之道

《祝福》全書由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間,萬吉於《東方日報》發表的若干篇專欄文章集結而成。多數文章為時事評論,但其揭示的議題、知識等不一定具有時效性,反而更像是借時事來作知識普及。其好處是夠簡潔、夠直接、夠具體,同時一定程度上兼顧知識的紮實度。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