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莊啟馨日前發行個人第三張專輯《光照進來的地方》。專輯裡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是〈我裡〉中吟唱出乍聽之下沒有任何結構、意義的「自語」。這首被質疑多年的創作與「自語」,似乎是貫穿Anna整個音樂生涯、乃至人生的隱喻。而她的音樂生涯至今都在嘗試溝通、完善這則隱喻。
樂團Blueburn發行了首張錄音室專輯《Type The Way You Talk》,探討網路世代的人際關係。在2021年推出同名EP《Blueburn》後,時隔三年、經歷團員重組,Blueburn帶給聽眾的是什麼樣的新作?新專輯是否喻示了樂團更進一步的野心?
夜晚、失眠、療癒系、淨化系樂團……守夜人成軍以來大部分時間,似乎都以這些標籤為人所知。儘管如此,他們仍不希望被定型。新專輯《我以為宇宙跟我說好了》,以向宇宙許願、「下訂單」為主軸,探索人的內心、跟宇宙的關係等命題。他們試圖將「守夜」升華至「溝通宇宙」,並繼續成為療癒、淨化的力量。
今年10月,蕎Chiao正式發行個人EP《從來沒有的是…》。過去,蕎往往以Dream pop樂團Codie主唱的身份為人所知。如今以個人身份推出作品,必然有與身在團體時不同的思索和話語。晚安星球邀請蕎聊聊作品背後的心路歷程,以及作品中所映射出蕎更私密、更鮮為人知的面貌。
在四年一度的奧運盛會裡,全球數以億計的觀眾都投入與一場國族的狂歡之中。而在2020東京奧運中,由一群來自不同國家、背景,因躲避戰亂、政治迫害等而流離失所的難民所組成的難民代表隊,正踏上其第二次的奧運征程。
剛發行出道作的JUD 陳泳希與其新作最常被賦予的稱號是「台灣版怪奇比莉」。直到開口暢聊,深挖一路以來的心情、故事,我們才稍稍穿透了作品、標籤,更貼近這位從小練古典鋼琴、聽西洋音樂、能唱能寫能編、很愛自嘲又極度感性的樂壇新聲。
對Aki而言,音樂、工作、生活,都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人生似乎沒有固定的軌道,Aki面對的方式是不斷地試錯、保持一份開放的「玩心」。在人生迄今的方方面面,我們都可以看到Aki不斷試錯的勇氣,以及在他如何堅守在不斷試錯之後淘洗出來所珍愛的金石。
「想像它是一個遊戲,裡面有10個關卡,每個關卡可以有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角色、不一樣的設定。」《Wonderland》作為華研新人77Ke柯棨棋的首張全創作專輯,無論是包辦詞曲,挑戰多種曲風,還是攜手知名製作人王治平共同製作,都展現了77在音樂上的非凡野心。
成軍於2008年的傷心欲絕已漸漸成為台灣樂團的代表之一。他們的音樂帶有頹喪、憤世嫉俗的氣息,往往能精準地抓住當下都市年輕人對生活、愛情、未來感到迷惘而混沌的心情。本文精選6首傷心欲絕歌單,聽聽他們的音樂如何反映當下的時代精神,感受這股絕望世代之聲的獨特魅力。
《祝福》全書由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間,萬吉於《東方日報》發表的若干篇專欄文章集結而成。多數文章為時事評論,但其揭示的議題、知識等不一定具有時效性,反而更像是借時事來作知識普及。其好處是夠簡潔、夠直接、夠具體,同時一定程度上兼顧知識的紮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