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莎莎首張專輯《長大有出息》在2022年底與廣大聽眾見面。鮮明的主題、游刃有餘的R&B曲風之餘,專輯名稱本身也確實夠吸睛——「有出息」非常口語、直白,往往也是長輩用來教訓晚輩的一句話。那在莎莎看來,怎樣才算「出息」?莎莎自己有出息嗎?
由小黃花基金會出品、金馬影后李心潔監製的系列紀錄片「孩子,你好嗎?」於2月25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試映會。當天放映的包括系列中的《我的名字叫李心潔》與《山頂小屋》兩部分。身兼監製與《山頂小屋》導演的李心潔更現身映後座談會,與觀眾分享其人生經歷、教養理念與初執導筒的心得。
被冠以療癒系女聲之名的徐靖玟,在2022年11月發行的出道作《聽某某誰說》即以「失戀」為主題。細數專輯中的曲目,我們可能都能從中看到自己在感情中的某些面貌或狀態、尋得一些記憶的碎片——這本日記因此是由歌者與聽眾合寫、屬於每個在盼望與失望間徘徊的戀人。
曾風靡華語娛樂圈的電視奇跡「星光大道」(《超級星光大道》、《華人星光大道》),與數年前自媒體時代浪潮下開播的《聲林之王》,可謂華語歌唱選秀「世代交替」的兩個代表品牌。而1999年生的陳佩賢Jesslyn,則堪稱馳騁這兩股大浪的衝浪手。其原因除了是她曾實際參與《華人星光大道2》與《聲林之王3》兩個賽場的比拼外,更在於佩賢迄今的音樂生涯軌跡、型態糅合了兩個世代的特徵。
從開始為動漫寫歌、到決定跟隨Penny到台灣發展音樂事業、再到面對異鄉生活的挑戰、或是開闢新的事業方向,SHIO始終貫徹瀟灑、無懼挑戰的冒險精神。即使偶爾流露出雙魚座的多愁善感、鑽牛角尖,SHIO仍以樂觀、忠於熱忱所在的態度抗衡。有時候「不想太多」,才能有更多可能性。
中華回教博愛社早於1920年代創立義學,開香港伊斯蘭教育之先河。及至60年代,博愛社辦學更進一步,於1970年創立「伊斯蘭英文中學」。其於1997年遷至柴灣,改稱「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天王郭富城、無線電視台(TVB)演員李佳芯、Beyond鼓手葉世榮等知名演藝人員都曾就讀於此。
伊斯蘭曆(回曆)是純陰曆,原則上所有12個月份的終始都只與月亮有關。因此,在每月第29天夜間需透過望月來決定該月長短:若望到新月,則當月長29天,隔天為新一月的首日;若望不到新月,則該月長30天,新一月推遲一天。齋戒月、開齋節首日等日期也是用這種方式來確定。
根據中國官方2020年人口普查的數字,中國回族人口約1137萬,為全國第三大少數民族。回族人口基數大、分佈廣,從事的行業也不一而足。而我們所熟知的回族人,也往往以政商、體育、演藝等領域中的公眾人物為主。本文介紹的幾位演藝界知名回族人士,其中有些或許會讓你感到意外:「原來他是回族!」
康納所自我定位的喜劇風格是充滿荒誕、愚蠢色彩的。比起開政治玩笑、嘲諷時事,康納更愛從愚蠢荒謬的形式、橋段中,找尋普遍的幽默。因此,康納的喜劇總是充滿矛盾的:在很多並不高明、甚至有點幼稚的笑點中,蘊含著精心的設計、靈光一現的幽默與康納對喜劇的獨到見解。
「金酸莓獎」旨在評選出一年來各項影壇「最差」獎項。其常設獎項包含最差電影、最差男女主角、最差男女配角、最差導演、最差劇本等。從1981年首次頒獎至今,金酸莓獎已是挖苦、嘲諷爛電影的先聲「大獎」,甚至成為電影產業另類的行銷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