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烈寬

仍在史學之門苦苦修煉的碩士生。大學時學阿語,進而對伊斯蘭產生興趣。 關注伊斯蘭相關的各種議題,同時努力在生活中實踐人文學科的價值。 也喜歡電影、足球,十多年的槍手迷(Gooner)。
文化 CULTURE

古蘭經能不能被翻譯?淺談古蘭經的歷史與翻譯問題

古蘭經翻譯現象作為一個歷史事實而存在,古蘭經的翻譯也不曾間斷過。至今,古蘭經已被譯成超過100種語言。但外文譯本頂多只是「解釋本」,無論在宗教信仰、儀式,或是相關的學術詮釋上,都不具有與原文相同的地位與功能。儘管如此,外文譯本仍可以作為輔助理解之用。

文化 CULTURE, 生活 LIFESTYLE

【晚安趴趴走】參觀「伊斯蘭文化展」 在臺灣看見伊斯蘭

外交部與中國回教協會、各國駐臺機構於4月9日至18日間,在國父紀念館舉辦「伊斯蘭文化展」,展出書法、各類文物、宗教器物與用品、各國服飾等。展覽期間正好碰上了伊斯蘭齋戒月(Ramadan),在穆斯林守齋功之際,民眾也可透過展覽更進一步瞭解穆斯林的信仰世界與文化結晶。

影視 MOVIES, 議題 ISSUES

被價格標籤遮蓋的私生活:「采子事件」背後的藝人私領域、商品化問題

「采子事件」成為前陣子網路洗版的新聞之一。采子(謝采紋)成為「小三」而被千夫所指,演藝事業更是一夕全毀。采子事件滿足大眾的偷窺慾之餘,也反映了公眾人物私領域界限、藝人商品化等問題。藝人「形象」儼然成為被商品化藝人身上的價格標籤,遮蓋藝人日漸模糊、被蠶食的私生活疆域。

文化 CULTURE, 議題 ISSUES

【晚安書】《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撥開「聖戰」迷霧 看歷史中的吉哈德

在有關伊斯蘭的各種議題與論爭中,「吉哈德」(Jihād)一直是焦點之一。華語讀者也許更熟悉「聖戰」的譯法。2001年「九一一」事件後,隨著蓋達組織、「伊斯蘭國」、聖戰士等名詞愈發頻繁地曝光,「聖戰」成為代表伊斯蘭的最鮮明的形象,也深刻影響著我們對於伊斯蘭或全體穆斯林所抱持的看法。

文化 CULTURE, 生活 LIFESTYLE

「YUSUF TAIYOOB」:魔性廣告詞中的馬來西亞椰棗大王與電視回憶

椰棗(dates)是伊斯蘭齋戒月(Ramadan)期間的重要食品。而在馬來西亞,椰棗也隨處可見,甚至從收音機、電視裡也能聽見、看見椰棗商品廣告。就有那麼一部廣告,以充滿「迷因味」的方式,深植於許多電視觀眾的記憶中,成為每年齋戒月標誌:

文化 CULTURE, 議題 ISSUES

神聖的拉馬丹月:以齋戒、禁慾、行善為真主之道奮鬥

所謂「齋戒月」是指伊曆的第九月——拉馬丹月(the month of Ramadan)。對穆斯林而言,這是神聖的月份。在這個月內,穆斯林透過每天日出與日落間禁食寡慾、虔誠行善踐行真主之道,達至更親近真主之境界。而齋戒月的終始則是以新月的出現與否為準。

議題 ISSUES

即將停刊的《東方日報》:記憶中紙媒的衰落與轉型的挑戰

在全馬發行已18年之久的《東方日報》據傳將於4月17日起停止刊行紙本,全面改為網路媒體。《東方日報》的停刊消息來得突然,但似乎也非意料之外。事實上,中文報人員縮編、內容減量從很多年前便已慢慢開始。傳統媒體轉型勢在必行,但全盤轉戰網路,勢必將帶來更多不同的考量與挑戰。

晚安專訪 INTERVIEWS, 音樂 MUSIC

【晚安異鄉人】Kido李多吉專訪:同一片天空底下遇見對美的不同理解

音樂策展人、專輯製作人、詞曲創作人、唱片公司與設計公司創意總監、舞蹈老師……Kido李多吉的多重身份為我們所驚訝。而一種天空的隱喻似乎始終貫穿著他的多重身份,甚至整個人生:廣袤的、看似同質的介質底下,包含了整個世界存在的混沌、多元。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