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造成包含劫機者在內共2996人死亡。這是自二戰「珍珠港事件」以來美國領土首次遭遇大規模空中襲擊,也是人類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恐怖攻擊。其對國際政治局勢,乃至個人心理層面的影響,也成為許多電影人探討、反思的主題。
本書由20個倫理學議題組成,條理清晰、文字簡單易讀。人文學科如哲學往往在大學生「戰科系」時深受其害,因其價值難以被直觀量化或受社會主流所認知。事實上,哲學的思辨有助於我們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幫助我們決策。
「原教旨主義」源自於基督教,泛指一切「回到根本」的宗教詮釋與實踐方式。移植到伊斯蘭傳統中,即指遵從《古蘭經》、聖訓,以及先知穆罕默德時代的生活等為典範。然而事實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無法告訴你各個組織、流派之間有何不同,也無法讓你知道某個組織實際上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Body-shaming,也就是「身體羞辱」,指的就是利用單一標準去審視、評價、批評一個人的外型。你我都因為身體上的一些所謂「瑕疵」,承受著來自社會和外界的身體羞辱,隨著時間長了,我們也開始不由自主對自己進行無形的身體羞辱。
宰牲節與開齋節是穆斯林兩大節慶,其中宰牲節(或稱忠孝節、古爾邦節、哈芝節)更被穆斯林視為「大節」。在這一天中,穆斯林會宰牲,與鄰人、窮人分享牲口的肉慶祝節日。宰牲的習俗與伊斯蘭先知亞伯拉罕犧牲兒子獻給真主的故事有關,而宰牲節也因此被賦予了服從真主、為真主犧牲的意涵。
隨著以美軍為首的北約駐軍逐步撤離,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勢力開始「反攻」,尤其在北部諸省進展神速,近日更宣稱已控制全國85%的領土。阿富汗政府軍節節敗退,許多居民、甚至軍人紛紛出逃鄰國。在局勢極有可能進一步激化之際,和談的前景蒙上了陰影,而「塔利班」一詞也再度成為國際新聞的焦點。
馬來西亞疫情持續嚴峻,政府自6月開始實施全國封鎖,停止所有社交與經濟活動。而確診人數居高不下,封鎖令也一延再延,全國面臨慘重的經濟代價。在此背景下,民間自主發起「白旗運動」(#BenderaPutih),在網路上呼籲有需要者在家門前掛起白旗求助,讓有能力的熱心人士主動協助。
作為一個當代的都市人,我們很難想像沒有社交媒體、搜尋引擎、影音平台的生活。網路已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我們歌頌著網路的益處與優勢,並對此深信不疑。但這是網路時代的真相嗎?這次推薦的三部紀錄片以不同的方式,揭露了資訊爆炸時代的陰謀、荒謬與人性的掙扎,讓我們一窺一個當代超級巨獸的真面目。
馬來西亞首相「改名」一事為網民熱議話題。此事被不少華人網民以看風水、改運勢加以解讀,加上長期以來對政府抗疫不力的不滿、與對政府合法性的質疑,「改名」自然地指向政府的無能、不務正業與迷信。然而在上述許多的言論中,也足見馬國華文網路媒體、網民對馬來穆斯林命名習慣、文化的陌生。
這兩年對於香港人而言,想必是難忘的:2019年《逃犯條例》修訂引發「反送中」運動、全球爆發冠病肺炎疫情、中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進一步侵蝕香港言論、政治空間與司法獨立。劇變之下,在台港人複雜的心情也在家鄉與異地間擺蕩。這次,讓我們讀他們的故事,看他們如何經歷、感受、回應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