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atuphon Buraphon from Pexels
文化 CULTURE, 生活 LIFESTYLE

【晚安趴趴走】法鼓山農禪寺 啟發建築興趣的起點

剛結束這23年來最瘋狂的幾個月流浪生活,旅途中除了發現自己越來越隨性,也發覺自己好愛欣賞建築物。無論是美術館、巷弄咖啡廳、住宅,都能吸引我的目光。

而最令我驚訝的是,我骨子裡對廟宇建築原來這麼感興趣。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法鼓山農禪寺,開啟了我對於寺廟建築的興趣。還記得2018年暑假的某天,在網路上看到一位馬來西亞阿姨輩的朋友分享農禪寺的影片,對於整座禪寺以清水模為設計主軸感到很奇妙,想說什麼時候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一開始不理解清水模是什麼,谷歌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就是灰灰的清水混凝土,我把它理解成水泥牆壁、水泥地板,也就是沒有經過油漆或過多的修飾,直接讓整座建築呈現它最原始的樣子。

連廊、水月池、水月道場(大殿)、《金剛經》牆

這裡沒有傳統的龍鳳雕刻、沒有色彩鮮豔的紅黃瓦片、沒有點香參拜的人潮,對於廟宇建築有既定印象的我覺得很新奇。但我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廟宇和禪寺的差別:寧靜莊重是禪寺的特色。但全清水模打造的道場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沒有華麗的外表,卻展現了設計師與建築師細膩的手法。

位於比丘尼宿舍外,大殿右側的《金剛經》牆

我從白天待到日落,偶爾在所謂的「網美走廊」中來回穿梭、偶爾坐在水月道場邊,看著工作人員修剪荷花池。台北七月的太陽沒在跟你開玩笑的,當天的氣溫也接近攝氏37度,體感溫度更是接近40度。但我在那裡非常平靜,就算還穿著長褲,也不會覺得太熱受不了。

時常被當成網美照背景的連廊

水月道場的左側牆上刻滿了心經。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網友分享,說若是幸運遇到好天氣,被陽光照射的心經會映在道場的地板上,那時墻上的心經雕刻與地板上的影子相輝映,更讓人印象深刻。

那天果然被我碰上好天氣,但道場內暫不開放拍攝,只能透過玻璃窗往內看。沒有看到文字映在地板上,但看到了從心經經文背後投射出來的光芒,那個瞬間真的好難忘。

大殿左側外觀

大殿右側與後方外觀

大約四點的時候,道場內突然聚集了一些人。我帶著好奇心湊前,卻意外被邀請一起誦經。裡頭大多是中年婦女,只有少數兩三位青年,我是其中之一。道場內非常寧靜,我換上寺方提供的拖鞋,躡手躡腳地走到一個墊子前,把包包放在腳邊,不自覺立正起來。左手拿著入場時領取的小本子,耳邊聽著住持用小蜜蜂提醒要翻到哪一頁。

誦經開始了,本子裡寫著一些我們不常用的組合字,搭配我需要花較長時間才讀得出來的注音符號。印象中誦經全程半小時,我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是跟不上的,或是跟上了文字卻念不出來,順利跟著念的大概只佔十分鐘左右。

位於大殿二層的《心經》牆
當天下午穿透鏤空文字的陽光

這算是我第一次到寺廟裡跟著住持誦經,是個特別的體驗。在馬來西亞的時候有過類似的體驗,但次數不多,僅有高中、大學時期參與過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普渡儀式。不同的是,這次是在室內,感受到的氣氛更加寧靜莊嚴,彷彿打個噴嚏就會被全場注視。

結束後,拿起包包,把本子繳回。他們不說謝謝,而是:「阿彌陀佛,平安」。換上自己的鞋子離開,此時已接近道場停止參觀的時間。沒看到亮燈的水月道場搭配蓮花池的倒影有點遺憾,但這些特別的體驗已讓我意猶未盡。

停車場通往大殿的圍牆上寫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它是出自《金剛經》的一段文字。網路上解釋的方式有很多,我把它解讀成不執著才能有所收穫。

從停車場通往大殿的圍牆

這是打開我對於寺廟建築興趣的第一座道場。此後,參觀廟宇建築成為我每一趟旅途的必備行程。建築物的色彩、雕工就足以讓我神往,除了佩服設計師的空間規劃之外,更讚歎工匠的細緻手法。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Jatuphon Buraphon
本文所有圖片皆由作者自攝。本篇圖文由作者「+1」授權「晚安星球」刊登,未經同意且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