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李佳芯_伊斯蘭中學
文化 CULTURE

郭富城、李佳芯的母校!從全港唯一伊斯蘭中學 窺見香港華人穆斯林社群發展史

根據2020年香港政府年報數據,香港共有30萬穆斯林,其中印尼人約佔半數,達15萬人。而人數約5萬的華人穆斯林,在以華裔為主體(約92%)的香港總人口與穆斯林人口中皆佔少數。

霍揚揚在其研究香港華人穆斯林社群的專著《獅子山上的新月》中也提到了近數十年來香港華人穆斯林社群的分離與宗教意識的漸弱。或許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香港大概算不上是伊斯蘭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這樣的印象算是其來有自。

香港九龍清真寺鳥瞰圖(圖片來源:Shafakt at English Wikipedia,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而儘管作為邊緣群體,華人穆斯林依然在迅速變幻的香港社會中留下了其發展的足跡——甚至與我們所熟知的公眾人物息息相關。此足見不同社群之間的距離或許沒想像中的遙遠。

香港華人穆斯林簡史:帝國統治、廣東穆斯林與中華回教博愛社

香港穆斯林社群的濫觴可溯至19世紀中葉英國殖民時期。當時許多南亞的穆斯林以帝國官員、士兵或商人的身份到港。來自印度的穆斯林因其英語能力受到殖民地政府的任用,成為政府與公務體系的主力。

與此同時,廣東地區的華人穆斯林也開始遷入香港。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許多廣東的穆斯林在貿易、工作、躲避戰亂等不同因素下遷移入港,漸漸形成頗具規模的社群。但早期移入香港的華人穆斯林並未與南亞裔的穆斯林社群有太多接觸,或參與本地穆斯林社群的事務,而其內部的社群組織也相對鬆散。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20世紀初期才迎來轉變。香港第一個華人穆斯林組織——「中華回教博愛社」(以下簡稱博愛社)於1918年草創,獲準立案成立,並於1927年正式註冊,至今仍未香港具代表性的穆斯林社團。博愛社成立之初,即以發揚宗教博愛精神、推廣教育、服務教胞為其宗旨,其核心社務涵蓋創辦義學、穆斯林人口調查、出版宣傳等。

博愛社的伊斯蘭教育事業

以推廣伊斯蘭教育為例,博愛社早於1920年代創立義學,以現代通識教育與伊斯蘭知識並重,為香港伊斯蘭教育之先河。及至60年代,博愛社辦學更進一步,積極籌辦伊斯蘭中學,並於1970年創立「伊斯蘭英文中學」(Islamic College)。

此後,博愛社積極拓展其教育事業,先後在80、90年代開辦多所伊斯蘭幼稚園、伊斯蘭小學。至今,博愛社體系下尚有2間幼稚園(伊斯蘭博愛幼稚園、伊斯蘭徐錦亨紀念幼稚園)、2間小學(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伊斯蘭學校)持續開課。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外觀(圖片來源:WhisperToMe,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擁有「天王校友」的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

伊斯蘭英文中學於1997年遷至柴灣,並以該校首任校監、前博愛社主席脫維善命名,改稱「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Islamic Kasim Tuet Memorial College)。如今,談起香港現存唯一一間具伊斯蘭背景的中學,我們或許會驚訝於其校友名單:天王郭富城、無線電視台(TVB)演員李佳芯、Beyond鼓手葉世榮都曾就讀於此。這也讓人對這間50多年歷史的伊斯蘭學校增添些許好奇。

隨著前述80年代以降香港華人穆斯林漸弱的社群連結與宗教意識,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也面臨著生源劇減的危機,不得不適應、迎合社會主流的需求。而曾經專為本地華人穆斯林開辦的學校,今日也不得不在香港穆斯林社群結構變化與激烈的收生競爭,轉而服務多元族裔背景的穆斯林學子。

作為政府的資助學校,現今的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的課程基本上已與一般中學無異。但校歌中的「We all love Is-lam, with Al-lah’s spirit we’re in-stilled」歌詞、學校願景中提及《古蘭經》與聖訓之啟發、非核心科目的宗教知識科等元素,仍彰顯著其伊斯蘭色彩,提醒著我們其特殊的時代背景。

時移世易,香港本土穆斯林社團的辦學熱潮或許已退散。但在這些知名演藝人員校友名單之外,我們或許還能瞥見其背後那一段穆斯林移民在地化、落地生根的漫長歷史。

(封面來源:Instagram / aaronkwokxxaliaime

延伸閱讀
>>> 劉詩詩、李榮浩、哈孝遠……盤點6位你可能不知道的回族藝人
>>> 伊斯蘭=回教?淺論中國伊斯蘭發展脈絡下「回」的意涵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