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議題 ISSUES

【口袋推薦】新疆歷史書單推薦:從歷史的縱深閱讀躁動的「新疆」

中共政府在新疆推行漢化政策,甚至被指透過「再教育營」強制當地少數民族勞動,剝奪其文化、信仰自由。近年來,「新疆」、「再教育營」等也一直是國際輿論的關鍵詞。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人透過前段時間延燒,影響許多商家、藝人的 「新疆棉」爭議與再教育營問題,進而對整個新疆的歷史發展與現況感到好奇。

事實上,我們今天稱之為「新疆」的地區並非單一、同質的一塊,而是在地理環境、族群構成、文化、社會經濟條件等各方面都非常多元而彼此差異的。而歷史上多個民族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加上地處歐亞大陸中心地帶,常常是地緣政治的要衝,使得要弄清楚這裡的歷史以及當代各種問題變得更加困難。

甚至「新疆」一詞也是歷史的產物,帶有濃厚的國族史觀與意識型態色彩:那是對於「中國」而言、從中國的視角產生的詮釋,即「新的疆域」。這次推薦的幾本書,即嘗試用不同的視角,力圖呈現在具體脈絡下、具有超越當前政治意識型態之歷史縱深的新疆。

1.《躁動的新疆,不安的維吾爾》

本書由一位待在新疆15年之久的記者所寫。尼克 ‧ 霍史達克(Nick Holdstock)探討新疆在公共輿論中「變成」恐怖主義、分離主義份子的過程。這種形象的塑造也和中國官方的政治宣傳、民族政策、乃至西方媒體輿論有關。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Elvert Barnes, CC BY-SA 2.0


儘管被片面化地塑造成一種整體印象,作者卻認為諸如烏魯木齊「七‧五」事件在內的多起暴力事件與背後的極端主義者,並不能代表新疆或維吾爾人的全貌。另外,作者也認為需要在更廣大的背景下理解這些事件,即中國政府的「同化」與「維穩」政策造成了針對維吾爾族的不公平待遇與民生問題,使得民怨不斷累積,極端主義得以滋長,最終爆發衝突。

透過實地採訪當地民眾取得第一手資料,配合近期學者著述、歷史研究等二手資料來展開敘述。讓讀者看到從一個維穩需求、「祖國領土主權神聖不可侵犯」之宣稱等組成的「中央視角」之外的敘事。此外,作者在書中提到西方媒體透過暴力事件呈現一個不穩定、「躁動不安」的新疆,與現今關於「再教育營」等議題的人道主義立場輿論之間的對照也頗值得玩味。

2.《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1930年代至1940年代》

本書由香港中大出版社出版,詳細探討發生於1930與40年代的兩次「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作者王柯任教於日本神戶大學,著作頗豐,除了東突厥斯坦(東突)、中國民族國家建構的相關研究篇章外,也寫過數篇關於日本於二戰前開始在中亞、西亞等地經營「回教政策」的研究論文。

(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王柯認為要真正理解當代新疆發生的多起「暴亂」或「恐怖攻擊」事件,必須回到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的脈絡。這便涉及到東突獨立運動的性質、中國政府的民族政策等問題。他使用了東突組織檔案、領導人談話、演講稿、信件、回憶錄、美日外交檔案等一手史料,涵蓋了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俄語、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

除了其組織內部的權力運作外,王柯也同時採取了突厥穆斯林社會結構、民族革命思想、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等多重視角來對東突獨立運動與東突厥斯坦共和國進行分析。

3.《嘉峪關外:1759-1864年新疆的經濟、民族和清帝國》

本書作者米華健(James A. Millward)是美國「新清史」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清史學者往往主張清帝國作為綜合性帝國的本質,強調清帝國的「內亞」因素,認為其成功並不單純在於漢化等立場,研究上也更重視滿文、蒙文等「少數民族」語言的史料與角度。但新清史的這些主張也對中國民族主義史觀的清史詮釋構成挑戰,因此至今仍受到中國清史學界許多批評,認為其是分裂中國國土的「帝國主義陰謀」。

郎世寧繪乾隆騎馬像
(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而《嘉峪關外》便是難得以新疆為研究對象的新清史著作。《嘉峪關外》考察了由乾隆在位期間開始清帝國第一次統治下的新疆(1759-1864,止於1864年的回民叛亂),特別著重於清帝國的財政、貿易經濟與民族政策。米氏認為在清帝國的擴張中,貿易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同時,這約100年相對和平、成功的統治,也反映了清帝國在針對民族多樣性制定、實施政策時的彈性與明智,與「漢化」(sinicization)的觀點相反。

作者也希望藉此研究,回應其他更廣泛的問題,如清帝國如何「變成」中國、其是否屬於帝國主義、帝國主義概念的重塑等。而這些問題也無疑指向了今日中國與其領土、主權、「邊疆」的種種問題。

4. 《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過程》

本書是由作者許臨君(Eric Schluessel)的博士論文改編而成。本書聚焦於清同治年間的「回民事變」平息後,由左宗棠帶領的湘軍集團在新疆推行的「善後」工作。其重點在於以儒家思想教化當地的穆斯林,企圖使得新疆在文化上也漸漸同化於中原漢人社會,進而徹底成為清帝國的一省。

作為「新清史2.0」的代表作之一,《異鄉人之地》的特色之一,即表現在作者對於非漢文史料與非漢族本位史觀的重視上。作者大量使用了當時新疆突厥穆斯林的文學語言——察合台文文獻資料,作為其非官方視角切入的基礎。除了從左宗棠等人領導的湘軍集團緻「經世致用」儒家意識形態分析教化過程外,作者也從通事(翻譯)、穆斯林婦女等視角,呈現清帝國教化工程推行的實況。

透過多語文獻、多重階級、族群視角的敘事,共構出一幅帝國殖民與近代「東突厥斯坦」民族意識建構過程的圖像,為我們理解當代新疆族群議題、中共治理政策等提供了具歷史縱深的解讀視角。

新疆的民族、宗教文化等議題持續不斷之下,我們能做的也只有盡可能獲得更清晰的視野,這需要我們有後退一步的覺悟。就此而言,這數本書可以是好的開端。

(封面來源:Pixabayandy 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