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議題 ISSUES

改名為改運?從「首相改名」事件看懂馬來穆斯林的命名習慣與意涵

前陣子,馬來西亞首相「改名」一事一度成為網民熱議話題。此事緣由為首相機要秘書於6月初發出的指示,要求所有官方政府文件都必須使用首相的原名「Mahiaddin bin Md Yasin」或「Tan Sri Dato’ Haji Mahiaddin bin Haji Md Yasin」。

而據報導,首相辦公室的這項指示與高庭4月的一項裁決有關。當時高庭駁回了首相一份簽署的拘留令,理由是首相簽署時使用了其非正式名稱「慕尤丁」(Muhyiddin)。高庭是根據1969年的部長職能法令(The Ministerial Functions Act 1969),裁定其必須使用與身份證上一致的憲報名稱(gazette name)。

無論如何,此事初入馬國華語輿論時,即有不同的關注點。不少華人網民以看風水、改運勢來解讀「改名」之舉。配合長期以來對政府抗疫不力的不滿、對政府合法性的質疑,此次「改名」似乎很自然地被訕笑、嘲諷,指向政府的無能、不務正業與迷信。

在上述許多的輿論中,也足見馬國華文網路媒體、網民的盲點,包含對於馬來穆斯林文化,特別是命名習慣與習俗上的陌生。在此,我們不妨借這個機會來稍作解析,讓大家更瞭解穆斯林的命名習慣以及一些常見名字所具有的意涵。

形式與意義:淺談穆斯林的「名字」

首先,穆斯林的完整「名字」通常是由好幾個部分所組成的。換言之,一個穆斯林會有好多個「名字」,其中可能包含出生時父親所取的命名(given name)、父親本身的命名,或一些具有「形容」功能的稱號、頭銜(laqab,如穆斯林政權君主所有)、「美稱」(kunya,例如XX之子等,在阿拉伯社會較常見)等。

美國伊斯蘭研究巨擘馬歇爾 ‧ 哈濟生(Marshall G. Hodgson)的巨著《伊斯蘭文明》(The Venture of Islam)便提到了這點。在中譯本(2015年商務出版)第一卷的附錄〈伊斯蘭文明研究導論〉中的「穆斯林的人名」一節,哈濟生指出最普遍的穆斯林命名法通常包含出生時的命名、父親的命名,或其出生地、職業、祖先、家族等,有時可能還會配上「頭銜」和「美稱」。此篇亦對穆斯林慣常使用的各種名字進行分類介紹。

上述命名中的各種形式或元素中,一部分是帶有阿拉伯文化色彩,或是受阿拉伯人慣常的命名方式所影響的。例如「美稱」的使用、或是顯示家族系譜的「nasab」(以「XX之子YY之子ZZ之子……」為形式呈現的名字鏈)就頗有阿拉伯社會部族文化的色彩。再如一些阿拉伯語的結構、詞語的使用,如:「bin」與「bint」表示某某之子或某某之女、「-ī」字尾(阿拉伯語中的從屬名詞後綴)來標示族名、出生地等。

另外,穆斯林也常常使用具有伊斯蘭意涵的名詞來取名。這樣的名稱有很多種,例如直接採用伊斯蘭先賢(Salaf)的名字、代表美德的形容詞、或是在真主(Allah)與其99個尊名(Asmā’ Allah al-Ḥusnā)前冠上「‘Abd」(如 ‘Abdallah、‘Abd al-Rahman、‘Abd al-Aziz)取「真主奴僕」之意等。

而「某某某丁」(-al-dīn)正是其中一個常見的樣式。「al-dīn」(الدين)譯成華語大概有「宗教」之意,故加上此後綴則表示「宗教的什麼什麼」、「宗教的某某」。例如中世紀穆斯林名將薩拉丁(1138-1193 A.D.)的名字Ṣalāh al-Dīn,就有「宗教之正道」之意。其他常見的例子還包括Nasr al-Din(宗教之勝利)、Nur al-Din(宗教之光),以及這次的「事主」Muhyiddin(或Muhyi al-Din,宗教之復興者)。

這些帶「al-Din」後綴的名字,可能被用作「美稱」、「頭銜」,或經多代傳承變成所謂的「姓」,不一而足。

哈丁之役(Battle of Hattin)中的薩拉丁(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總而言之,上述種種阿拉伯語言與文化,或具有伊斯蘭文化色彩的元素,隨著伊斯蘭向世界其他地區傳播,也隨之影響了阿拉伯世界以外的穆斯林的命名習慣。於是乎,上述種種元素的排列組合,結合各自的語言與文化元素,構成了各地穆斯林常見的完整名字。

Lost in Translation?名稱中的文化傳播、影響

同樣的,在馬來穆斯林的命名習慣中,這些痕跡也明顯可見。如前述的「bin」與「bint」、「-ī」字尾、「sayyīd」之頭銜冠稱,或是帶有伊斯蘭意涵的詞語,都成為馬來穆斯林取名時常見的選擇。

當然,回到首相身上,並非所有聽起來有「丁」的名字都具有伊斯蘭的意涵,或遵照如此的慣習。像首相身份證上的本名「馬希亞丁」(Mahiaddin)就不是常見的具伊斯蘭意涵的名字,有些說法甚至認為這個名字可能是毫無意義的,僅是阿拉伯字彙轉譯至馬來語時所產生的語音出入,形成了一個「不知所謂」的名字,是Lost in Translation的結果。

而Lost in Translation的狀況,同樣發生在此次事件進入華語輿論圈的過程中。如一開始提到的,首相辦公室的做法與許多中文網媒與網民所認知、流傳的「改名」有相當的落差。更準確來說,是官方的文件從此需依據高院判決使用其出生時之命名(given name),而這點又與首相身為馬來穆斯林的命名習慣與文化,包含常用名(即慕尤丁,Muhyiddin)與出生命名之別等有關,與看風水、改運,或是迷信云云無關。

此外,實際情況裡,我們常常為了簡便而以某個單一名字來代稱某人:我們可能單稱本名、單稱父名、單稱頭銜、單稱族名等。這種情況實際上也無可厚非,畢竟一個穆斯林、或是一個「阿拉伯式」的完整名字可能非常非常冗長。

但上述現象可能造成的問題是,我們很難正確掌握阿拉伯/穆斯林名字的結構,以及其全名中的某個單名有何意義。

還記得策劃執行「九一一」恐怖攻擊的蓋達組織首領奧薩馬 ‧ 本 ‧ 拉登(Osama bin Laden)嗎?在媒體上,我們會看到「奧薩馬」、「本拉登」(賓拉登),甚至「拉登」等不同的譯名,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這些不同名稱指稱的是同一個人。

奧薩馬 ‧ 本 ‧ 拉登(左)像(圖片來源:Hamid Mir, CC BY-SA 3.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當然是翻譯的缺失所致,也與對穆斯林的命名習慣、其背後的歷史文化脈絡陌生有關。無獨有偶,馬國華語媒體、輿論圈對首相「改名」的評論,多少也反映了這一點。

當然,如前所述,華語輿論對此事熱議,與當前的國內政治經濟情勢、政府抗疫等外在因素不無關係。但此事也無疑顯示出華語媒體、輿論圈對於「友族」文化的陌生程度。在抨擊、嘲諷之餘,也不妨順便增進自己對「友族同胞」的認識。

(封面來源:PexelsThilipen Rave Kumar;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閱讀
>>> 異地的偶遇——在台灣學阿拉伯語的馬來西亞學生
>>> 被禁用的「阿拉」:持續13年的憲法訴訟與馬來西亞的宗教社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