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你對樂器的想像:科學原理結合音樂,蹦出超特殊「科學型」樂器
如果請你說出幾種樂器,你會說出什麼呢?想必會是鋼琴、吉他、小提琴等常見且擁有悠久歷史的樂器吧~
小時候的我們曾經把綠豆裝到鐵罐裡,充當沙鈴;把橡皮筋套在面紙盒上,充當吉他。而那些長大了的大人,也發揮了無限的創意,加上成長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把身邊那些常見的物品改造成新型樂器。
這些新型樂器昇華了傳統樂器的發聲原理,融入了在過往時代較不普及的技術,如電力、程式設計、磁力等,甚至擁有著跟一般樂器完全無關的長相。但無法否認的是,他們用這些 「科學型樂器」 進行了音樂創作和重新演繹,也為人們帶來對音樂的全新感官體驗。
1. ELECTRONICOS FANTASTICOS!
官方網站:http://www.electronicosfantasticos.com
發源於日本東京的 ELECTRONICOS FANTASTICOS! 為老舊過時的電器賦予新生命,將那些被人們淘汰的舊電器改造成以電磁為發聲原理的新型樂器。
從舊風扇、類比電視到條碼掃描器,經過一群工程師在硬體和軟體上進行設計和改裝,變成了一個個節奏、旋律樂器。
影片中出現了好幾種由類比電視改裝而成的樂器,例如鼓組 「CRT-TV Drums」 是通過打擊者的手與電視螢幕之間產生的靜電,與連結在腳上的線圈形成電路,再將其訊號傳送到效果器;長得像吉他的 「CRTelecaster」 和 「Telelele」 則是運用搭配線圈製成的彈奏器與電視螢幕的靜電進行發聲,同時透過左手按壓按鍵或相對應位置來控制電視畫面,影響音高。
除了最具代表性的類比電視,他們也有使用電風扇來加工成類似風琴、貝斯等的樂器。
另外,他們也曾在六本木藝術之夜上使用條碼掃描器進行演出。模特兒身上穿著的黑白條紋長裙,伴隨音樂舞動,而兩位演奏者則拿著條碼掃描器搭配條紋長裙進行類似 Scratching 的演奏,不得不說真的是把創意發揮到極致了啊!
2. Open Reel Ensemble
官方網站:https://openreelensemble.com
由和田永、吉田悠和吉田匡組成,來自日本的Open Reel Ensemble使用20世紀中後期的錄音器材 「盤帶機」(Reel-to-reel tape recorder)進行音樂創作,利用該器材的錄音功能,搭配敲打、伸縮磁帶、旋轉磁盤等技巧,讓預先錄製在盤帶上的音效發生音高和速度變化。他們也會搭配其他旋律樂器如電子琴等,使演出更加完整。
Open Reel Ensemble 運用了許多充滿創意的點子,讓盤帶機可以發出更多元的聲音。像是他們曾將盤帶機改造成手風琴,用左手控制盤帶轉速、右手控制音高;也曾使用竹棒如琴弓般上下拉伸磁帶,進行所謂的 「Bamboo Bowing」,讓盤帶可以發出類似弦樂的悠揚樂聲。
另外也因為控制磁帶所發出的聲音是一種聲音頻率改變的產物,所以他們的作品都有種宇宙般的科技感!
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點,是他們應用了盤帶機的錄音功能,在現場演出時安排觀眾發出某個音或說出某些單字,並即時使用錄下的聲音進行演奏,讓觀眾的聲音成為演出的元素,完成 「參與式創作」 。
他們也曾經舉辦工作坊,讓有興趣的民眾學習如何操作化身為樂器的盤帶機,並集結了23名不分年齡性別的參與者來共同進行演出,場面壯觀之餘還非常有意義呢~
3. Device Orchestra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deviceorchestra
Device Orchestra 其實是一位芬蘭男子經營的 YouTube 頻道,在上傳第一支影片的時候引起關注,因為在那支影片裡他利用烤吐司機演奏了星際大戰的 《帝王進行曲》。
這部神奇的影片經過他本人的說明之後,其實是利用了手機的震動,配合調音器調整成不同強度的震度後,放進烤吐司機裡完成的。看似無厘頭,但相較起他近期的作品可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啊!
Device Orchestra 近期的作品常使用電動牙刷、信用卡機、蒸氣熨斗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搭配程式設計、微電腦和電路製作,讓震動聲、印刷聲、蒸汽聲等擁有音高變化,進而演奏出一首首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
其實 Device Orchestra 偶爾會頻道中對自己作品的製作方法進行說明,基本上使用的原理跟他的第一支影片類似:調整物品的脈寬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簡稱PWM)直到符合每個音符的音高,再利用微電腦和程式編寫,讓每個音的PWM值對應到樂譜中的音符,進而進行演奏。
經過觀眾們的建議,Device Orchestra 現在的作品中出現的物品,幾乎都有小小的假髮和動動眼,除了聽著神奇,也看著有趣。雖然還是很無厘頭,但近乎完整的歌曲演繹和隨震動變化的動動眼,真的是很療癒的小品啊~
人類的創意總是一次次超乎我們的想像,或許這些樂器發出的聲音跟我們普遍認知中的 「樂器聲」 非常不一樣,但這些來自生活的聲音,經過巧手和知識應用,都變成了全新的樂器和樂聲,也開發了更多音樂創作的可能。
封面來源:Electronicos Fantasticos / Facebook
就是個很宅的肉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