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LIFESTYLE

「理財」從儲蓄開始!投資前必學的收支管理術,低薪也能財富自由!

大多數的人一旦出社會後就要持續工作,直到退休的那一天,才發現所存下的錢不足以自己過下半輩子的生活,更不用說什麼提早退休,甚至財富自由的生活。

很多人對財富自由的定義有很大的迷思,認為要賺到一百萬、一千萬甚至是一億才會夠。其實我們可以反問自己:假設有一億的話,我們會用來做什麼?扣除想買的東西後,我們也許會發現剩餘的錢還有很多,那是因為多數人一輩子是用不了那麼多錢的。

以自己一輩子真正需要用到的錢來進行規劃,我們才不會漫無目的地賺錢。而如果我們能使每個月的被動收入大於開銷,其實就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財富自由。因此,檢視自己所需要的財富和開銷,是理財最重要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Mr Bing)


檢視消費,量入制出

世界上許多百萬富翁都是靠節儉成為有錢人的。每個人的開銷都不一樣,而如前所述,檢視自己花費就是我們理財的關鍵:減少購買奢侈品,只購買自己的必需品,將使我們的存錢速度大幅提升。理想的理財順序應該是先儲蓄才消費,之後再考慮投資,讓錢滾錢。但是,許多人都是先消費再儲蓄,導致每個月只能夠存到一小部份的錢而已。

讓我們做個假設:A是一般的上班族,每個月的薪水馬幣5000元(約台幣33000元);B是公司主管,每個月薪水馬幣10000元(約台幣66000元),是A的兩倍。然而A非常節儉,每個月日常花費大約只有馬幣2500元,而B卻是個月光族,每個月都將薪水花光,所以存不到任何錢。那誰累積的財富比較多呢?光就每月收支而言,顯然是A,因為A每個月的儲蓄至少有馬幣2500元,但B卻是0元。

(圖片來源:Mr Bing)


即使我們賺得再多,但沒有好好理財的話,財富仍是不會增加的。因為財富的多寡並不是取決於你賺的錢有多少,而是在於你實際握有多少的資產。即使一開始沒辦法提升自己賺錢的速度,但每個人都能從控制自己花錢的速度開始。

理性投資,創造被動收入

在建立起儲蓄的習慣後,接下來就是嘗試將自己存下來的錢拿去做投資,打造自己的被動收入,讓錢幫你「工作」。在我們爸媽或祖父祖母的那個年代,他們只要將錢放在銀行定存,就能夠賺取可觀的利息。然而今時不同往日,銀行定存的利率根本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率。因此,想避免自己的購買能力下降,就必須要依靠投資。

很多人會害怕投資,往往是因為覺得股市很恐怖,會讓人輸得傾家蕩產。但實際情況可能是投機行為,或沒有控制好風險,才會導致虧錢。若進場前做好研究和風險管控,並且選擇適合的公司或標的投資的話,其實就能夠大大降低我們的投資風險。

投資一點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們不投資。在理性而精準投資的前提下,我們投資的時間越長,複利的效果會越顯著,總資產的成長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投資理財要趁早開始,我們不需要等到很厲害了才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可能變得很厲害。接下來就讓我們在投資的道路上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