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好嗎?」系列紀錄片:影后李心潔監製 用愛探索教養的可能性
由小黃花基金會出品、金馬影后李心潔監製的系列紀錄片「孩子,你好嗎?」於2月25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試映會。當天放映的包括系列中的《我的名字叫李心潔》與《山頂小屋》兩部分。身兼監製與《山頂小屋》導演的李心潔更現身映後座談會,與觀眾分享其人生經歷、教養理念與初執導筒的心得。
此次「孩子,你好嗎?」系列電影實是小黃花慈善基金(Little Yellow Flower Foundation)於 2020 年啟動的新項目企劃之一。該基金會是由李心潔、楊采妮、梁詠琪和許茹芸四位藝人於2007年共同創立。其成立旨在關懷、幫助世界各地的弱勢兒童,協助改善其學習與教育環境,以及提升社會對弱勢兒童、兒童精神生活等議題的關注。而「孩子,你好嗎?」正是以系列紀錄片的形式,探索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體系,促使大眾關注並思考下一代的教育議題。
《我的名字叫李心潔》由陳勝吉執導,透過鏡頭敘述李心潔的成長、從影、成家、為人母的生命故事。觀眾隨著鏡頭與心潔的口述,回到她的家鄉——馬來西亞吉打州,看見了心潔的成長史。片中亦透過其親人、好友、丈夫彭順、合作過的導演等視角,讓我們更完整地認識李心潔。此外,影片的另一主題亦在於剖析李心潔為人母的心路歷程。有了孩子之後,李心潔亦不斷地學習在自處與經營家庭關係之間的平衡,同時也積極反思、探尋教養的多種可能性。
而對學齡前教養方式的探索也是李心潔導演處女作《山頂小屋》的核心主題。李心潔以其子受教育的「山頂小屋」幼稚園為場域,觀察、記錄「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的實踐情況。山頂小屋位於吉隆坡市中心,創辦人Audrey有感於兒童自殺事件頻發,引發其對主流教育體制的反思。其開創山頂小屋,即希望透過以愛主導的學習環境改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映後座談分享教養心得 李心潔:靜心陪伴,讓情緒流動
兩部影片放映結束後,李心潔亦出席映後座談,與現場觀眾交流。初次擔任紀錄片導演,李心潔坦言相當不容易,畢竟拍攝的過程並不是可以完全預料、掌握的,很多事情必須在做中學。幸得丈夫、親朋好友的支持,才能讓這次初體驗順利完成。
而拍攝紀錄片的過程對李心潔而言亦是一種學習。她談及《山頂小屋》的選材與拍攝契機源自對孩子的愛與關懷。當了母親後,李心潔實際體會到探索適當的教養方式何其重要。在此背景下,她透過鏡頭深入華德福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中,得到對學前教育的新啟發。
在與山中小屋校長Audrey接觸的過程中,李心潔亦學到不少於孩子相處、面對孩子情緒的方式。她提及面對孩子情緒波動時練習以擁抱代替言語的方式,母子二人獲得一種「安靜的力量,讓情緒得以流動」,令她印象深刻。
分享會中亦有觀眾向李心潔「討教」育兒心得。李心潔也以自身經驗回應,認為父母需先安定自身情緒,再嘗試體會、溝通。此外,她亦強調給孩子自由、陪伴孩子探索興趣的重要性。她憶起中學時期對表演產生興趣,也與父母給予充分的自由有關。在十幾分鐘的交流環節中,李心潔的分享也讓觀眾獲益匪淺。
「孩子,你好嗎?」系列電影將於3月31日正式上映,與台灣的觀眾見面。歡迎對教育議題感興趣的你到影院捧場!
【孩子,你好嗎?】3.31學會愛
---------------
▸【我的名字叫李心潔】 導演:陳勝吉
▸【山頂小屋】導演:李心潔
▸【鴕鳥騎士】導演:池家慶
▸【我是誰?】導演:陳勝吉
(封面圖片來源:李心潔Sinje Lee Facebook)
仍在史學之門苦苦修煉的碩士生。大學時學阿語,進而對伊斯蘭產生興趣。
關注伊斯蘭相關的各種議題,同時努力在生活中實踐人文學科的價值。
也喜歡電影、足球,十多年的槍手迷(Goo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