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愛情詐騙層出不窮。這些透過社群媒體與被害者培養感情後,告訴對方自己想捐出大筆遺產,或是退休後想在國內做生意的奈及利亞詐騙犯,被稱為「奈及利亞王子」。愛情詐騙的核心,就在於利用親密關係和情感上的互動。更令人可惜的是,當人生正經歷困頓的階段,就越容易被這類詐騙吸引。
所謂的人生目標,應該是不管是否在職都可以持續追求的事,專業不只存在於職場期間,離開職場之後仍舊可以擴張。從另一方面來說,目標可能是永遠無法達成,或總是處於未完成的狀態,類似像「要成為比昨天更好的顧問或木匠」、「為了在○○領域中更專業而持續努力」這樣的目標。
想像一下:你的內心是一個房間,你的一生都在裡面度過,裡面都是人。你和這些人有什麼關係呢?房間無限大,而且你讓任何人進來以後,他就會永遠住在你的房間裡。不管房間裡的人是好是壞,永遠都會持續影響著你。因此,我們需要好好考慮如何管理自己的房間,該讓哪些人住進你的房間?又該怎麼選擇?
明明朋友眾多,每天都忙著和人聊天,回到家也是Line、FB、IG滑不完,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儼然就是人們口中的「人生勝利組」,為什麼我們仍然感覺空虛寂寞?曾經犀利寫出《完全自殺手冊》的日本社會觀察家,告訴你:這是你內心真實的自我在表達意見!
關於治療社交焦慮症的方法,以前的作法,是鼓勵患者勇於面對讓自己感到緊張的場面,藉此鍛鍊心志,但這實在太痛苦了。不如找出對自己比較寬容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習慣這樣的人際關係。這種作法對於容易在意別人眼光的人也很有效。總之請換成較寬容、鬆弛的人際關係。
童話故事裡常以「結婚」做為結尾,彷彿結婚就等於幸福快樂,這種誤導性的言論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在我們從小看到大的故事書和電視劇裡,灌輸女生錯誤的偏差想法,認為最完美的人生路徑就是求學、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子,其他路線都有著缺憾。
事實上,我們主要從哲學的不確定性中去尋找它的價值。沒有任何哲學氣息的人所經歷的是被偏見給禁錮的人生,那些偏見源於常識,源於他的時代或國族的慣常信念,也源於那些沒有經過理性深思熟慮的協作或認可就在他心中滋長的堅信。對於這樣的人,世界往往是明確、有限、顯而易見的。
無知即惡。這世上有些東西,起因比結果重要,但有些事情,真的是結果永遠重要大於原因。比如,傷害他人;比如,侵占他人的利益。想通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就選擇不要將自己的善良送給不講道理的弱者做擋箭牌了。世上最可笑的,莫過於真正負責任且善良的人,居然因為所謂的善良之名而寸步難行。
你可以善良,但是請不要無謂的善良。如果經過歲月的磨練,你稍微修練出一些鋒芒,反而可能游刃於人際,更從容地生活。希望更多善良的人,都能懂得善良的智慧。否則我們只能把自己憋成內傷。因為這個世上,有太多所謂的低能善良。請記住: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一直以來,社會只拚命教我們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做一個堅強的好人,卻從來沒有人教我們: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心像玻璃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你被人傷得滿地找牙和血吞,拿什麼來對傷害你的人付出善良?你一頭倒下,內心淌血,又拿什麼來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