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晚安書】《想想歷史》:看看歷史學家如何思考、回應世界

莎拉‧瑪札(Sarah Maza)著,陳建元譯,《想想歷史》,臺北:時報文化,2018。

在早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嘗試回應歷史系學生常面對的一些大哉問,也當作是為自己過去大學四年學習的小小總結。當然,對於這些問題,早有無數歷史人給出更精彩、更深刻的答案,而我所談的無非拾人牙慧,再加上一點自己的心得與切身經驗罷了。

若是問我在上述思索的過程中受哪些書的啟發,我大概會先想到《想想歷史》(Thinking About History)

比起「授人以魚」(塞一堆歷史知識)或「授人以漁」(教你怎麼做研究),莎拉‧瑪札的這本著作更像是在告訴你「歷史學家在想 ∕ 做什麼」,帶你思考關於歷史的本質、方法、用途等。

在寫作上,作者並未花太多篇幅去琢磨歷史學的定義,或是證明歷史的重要性,反而將「研究過去的重要性」視為理所當然、不證自明。確實,人類對過去的重視本身似乎是很自然的。歷史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也為我們所用、受我們影響,哪怕我們不一定有所察覺。

自攝《想想歷史》書影


作為「混合領域」的歷史學

而歷史學本身「混合領域」的特質也成為貫穿全書的核心:一方面在於其靈活性,即歷史學與其他學科間的模糊界限;另一方面則表現在於其公共性,即專業學術與大眾之間的相互作用。

順著這兩點,書中回顧了幾十年來歷史學領域中所關注的問題與爭議:前三章從歷史研究的對象(who)、空間(where)、物件(what)三方面切入;後三章則探討歷史被「製作」的過程、原因與意義、事實與虛構等。其中觸及了社會史、女性史、國族主義史學、全球史、科學史、物質文化史、後現代史學等眾多史學研究趨勢的形成、演變。在這些主題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歷史學。

就此而言,此書確是一本面向大眾的佳作。如前所述,它不能帶給你歷史知識或讓你一夕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但能讓你了解數代歷史學家如何適應時代、與時代對話、對時代提問。其相當適合作為大學通識課的讀本,讓非歷史學專業的學生也能藉此反思自身歷史知識的建構。

如最後一章「事實還是虛構?」提及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思潮衝擊下,歷史研究的客觀性問題、其中的虛構成分等,多少挑戰了我們對歷史學的常規觀點,諸如歷史必然有終極真相(the Truth)、歷史研究必以客觀性為最高追求。這或許會讓人不安,但誠如作者在結論部分所言:「為了使過去發揮其最佳效果,我們不能把它請上神壇,而是必須不斷地對其發出爭論。」

對歷史系的學生而言,這本仿佛「大型文獻回顧」的著作,除了提供特定研究主題的入門指南外,更能促使學生反思學院歷史學的本質、功能、與大眾之間的關係。誠如作者在書中強調,歷史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更顯著的公共性。如何與專業以外的公眾對話,似乎也是所有歷史人難以逃避的課題。


「歷史學家不能給你答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問題,可以教你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

作者在結論中如是說。在我們拿歷史來當作武器的每一刻,正確的提問或許能讓我們免於歷史之害,不被過去所擺佈。

推薦指數:🌕 🌕 🌕 🌕 🌗
易讀指數:🌕 🌕 🌕 🌑 🌑
晚安指數:🌕 🌕 🌕 🌕 🌑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 / Giammarco Boscaro


延伸閱讀
>>> 歷史有用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歷史?——大哉問的一些心得